怀旧消费买回的不仅是商品更是记忆

作者: ozx1982 来源: 89货源导航网 时间: 2010/3/18 14:19:27 点击: 1986

  怀旧商品浓缩了历史,沉淀着时光岁月,很容易唤醒购买者心灵深处那份单纯的心绪。不少消费者表示,买的不单纯是东西,而是一份记忆。心理咨询师认为,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大,容易感觉心情压抑,而儿时的事物往往会给他们带来温馨、安定的感觉。怀旧消费一定程度上说是人们寻找心理安全感的需要。

  消费者:找回年少时那份简单的快乐

  “高中时,表哥送我一张小虎队专辑海报,当时寝室里的同学羡慕得很!”1980年出生的潘小姐刚满30岁,春晚过后,她立刻网购了一张小虎队的原版卡带,放在妈妈每天晨练用的小录音机里放。听着熟悉的旋律,她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十几年前的青涩时光。

  “小时候的快乐,最纯真,也最让人怀念,看着那些老式玩具,自己总忍不住会笑起来。”网友“夏花”是一位年轻的80后妈妈,独生子女的她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,如今初为人母的困惑、紧张工作的压力,总让她感觉生活中的快乐越来越少。一次她在网店看到有卖小时候常玩的发条青蛙和铁皮下蛋母鸡,便一口气下单买了10只青蛙、1只母鸡。收到玩具后她和几个月大的女儿一起玩,找回了久违的童年快乐。

  经营者:价值不能单纯以价格来衡量

  去年10月,1982年出生的屈直从某外资银行的高级理财顾问岗位上辞职,放弃一年近20万元的年薪,在淘宝上开起了一家名叫“梦回80后”的网店。他的网店里有上百种怀旧商品,包括海魂衫、回力运动鞋、铁皮玩具、发条青蛙、两条杠的小学中队长袖章等,短短几个月时间网店已经有了近1000笔交易。

  “开这个网店只为帮助一些深受生活和工作压力的人们,找回一些儿时简单的快乐。”屈直说,挖掘这些怀旧商品并不容易,一些商品早就不在流行之列,因此生产厂家少,有的甚至已停产,因此他一有空就到城郊一些百货商店或供销社转悠,淘来看似过时的压仓库“宝贝”。“我们店里有一款标价280元的白鸽牌闹钟,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产品,现在厂家已经不再生产,是我从北京城南一家老牌国营商店仓库里淘来的,那次我还淘到一批包装已经有些老旧的80年代15色蜡笔。”

  “在我的网店里消费的不止是80后,还包括70后甚至60后,所有对那些怀旧商品有记忆、有共鸣的人都会到网店来消费。”屈直说他的网店顾客来自全国各地,春节期间铁皮玩具很好卖,不少80后用来当新年礼物送人,现在春暖花开,像海魂衫、回力运动鞋开始热销起来。“设想一下,如果穿着这样一身行头外出踏青,肯定能赚到不少回头率。”

  怀旧商品单价普遍不太高,有时候商品的价值还没有邮费贵,但仍有不少顾客愿意购买。查看一些网店的成交记录,有的定单只购买1元1个的铁皮玩具,而运费却要6~10元。由于不少怀旧商品也是出口商品,还吸引了外国的怀旧网友来购买。“怀旧商品的价值不能单纯以价格来衡量,顾客更看重商品带来的怀旧意义。”屈直说,上个礼拜一个法国网友购买了200多元的铁皮玩具,而运费则要500多元。看好怀旧消费的商机,他正着手筹备实体店铺,有主题物品商店,还有主题酒吧和咖啡馆,把怀旧消费商机当成一个产业来打造。

  心理咨询师:

  怀旧是一种心理安慰

  说起怀旧,人们总会想到耄耋老人坐着摇椅,就着清茶,细数往日时光的画面。而事实上,怀旧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“专利”,如今,二三十岁的80后也开始怀旧了。

  “70后、80后已经是社会的中坚力量,他们成长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,社会物质生活的新老交替非常快,小时候用过的吃过的东西,早已不见踪影,这造就了怀旧的物质条件。”宁波百合心理热线的心理咨询师陈美英说,现代的年轻人,生活压力大,不确定的未来、激烈的竞争、快节奏的生活都容易让人感觉心情压抑,在这种环境下,童年时的事物会给消费者带来温馨、安定的感觉,仿佛重返过去无忧无虑的岁月。怀旧消费一定程度上说是人们寻找心理安全感的需要,而通过消费的方式来实现怀旧,正是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70后、80后年轻人所特有的。

  有关专家:

  挖掘怀旧商机也要创新

  “严格意义上来说,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怀旧商品消费者,当人们的怀旧心理转化到消费活动当中,‘怀旧消费’也就应运而生。但怀旧消费浪潮会是波浪式的,一段时间后,热度可能会减退,遇到新的触发点可能又会爆发。”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教授仲鸿生说,怀旧消费是调动某个群体的集体利益以实现经济效益,这样的消费潮在国外也不少见,实践证明怀旧消费里有真金可淘,但并不是遍地是黄金。

  “怀旧的人不同,怀旧的对象也不同,怀旧的主题比较分散,怀旧是一个值得深度挖掘的消费主题,只有踏准每一拨怀旧浪潮的脚步,才能赢得商机。”仲鸿生说。

  也有专家认为,怀旧商品规模化复兴不现实,仅仅是简单复制或者销售老的商品,也远没有达到挖掘怀旧消费商机的目的。怀旧商机的发掘,需要在“新”和“旧”的结合上下功夫。把曾经植根于几代人记忆里的“流行款”经过整合、改造后重现,使怀旧变得时尚,给消费者新的感觉,也许就能成为新的流行。

  东南商报记者 孙美星

本类相关文章:
200*200-1 728*90-2 728*90-1